您的位置 : 首页 > 科室动态

守护心跳!多学科合力,为急性心梗患者打开生命通道!

发布时间:2025-11-17 浏览次数(2)


“再晚一点,后果不堪设想!” 回忆起刚刚结束的那场紧张的急救,柘城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梁国强医生仍心有余悸。57岁男子因胸闷、气喘症状加重伴胸痛紧急就医,在医院多学科团队的高效协作下,从接诊到启动绿色通道、完成介入治疗,最终转危为安,目前恢复良好。


两天前,患者已出现胸闷、气喘症状,但因休息后能短暂缓解,也就没有重视。直到1小时前,症状突然加重,胸口传来剧烈疼痛,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柘城中医院急诊科接到求助后迅速响应。
时间就是生命!接诊后急诊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,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完善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,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,初步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,经评分为极高危,猝死风险极高。急诊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第一时间为患者服用 “急救一包药”,为心梗救治争取时间,同时迅速开启胸痛急救绿色通道,同步联系心内科团队。

到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,发现患者的病情愈发复杂:除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外,还合并 Killip II 级(提示心功能受损)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、慢性肾衰竭、左心室衰竭、心房颤动等多种重症。面对复杂病情,心内科团队、肾病风湿科等多学科专家快速会诊,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——先为患者实施介入治疗,开通堵塞血管,术后立即转入进行透析治疗。经过多科室紧密配合与精准治疗,患者胸痛、胸闷等症状明显缓解,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,目前恢复良好,正在进一步康复中。

急性心梗科普小知识


什么是急性心梗?
急性心梗(急性心肌梗死)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堵塞,导致心肌缺血、缺氧而坏死的疾病,属于致死率较高的急性心血管急症,常见于中老年人,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。
警惕这些早期信号!
*胸部压迫感、闷痛、紧缩感,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、手臂、颈部或下颌,持续超过20分钟不缓解;
*伴有呼吸困难、气喘、大汗淋漓、恶心呕吐、头晕乏力;
*部分患者前期可能出现 “预警症状”,如短暂胸闷、胸痛,休息后缓解(像本次患者最初症状),切勿忽视!
这些人群要重点预防!
1、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肥胖、吸烟史、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;
2、以及长期熬夜、压力大、缺乏运动的人,都是急性心梗的高危人群。
日常需定期体检,控制基础疾病,保持健康生活方式(低盐低脂饮食、规律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态平和)。
科室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