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骨脆脆"!一天6台手术,这些 “隐形杀手” 正在威胁老人健康……
发布时间:2025-06-04
浏览次数(8)
发布来源:
作者:
很多人觉得骨头就像家里的承重墙,只要年纪不是特别大,就不会轻易 “垮掉”,可现实却给我们敲响警钟,柘城中医院北关院区骨质疏松门诊,一天竟接诊 6位腰椎骨折患者,而他们的平均年龄 75 岁,罪魁祸首都是同一个 ——骨质疏松!
这就像房屋的承重墙被白蚁悄悄蛀空,表面看似坚固。一场小意外就能引发 “崩塌”
12天前,70 岁的陈奶奶(化名)毫无征兆地开始胸腰部疼痛,起初以为是普通劳损,咬牙硬扛,疼痛却越来越严重。来到柘城中医院北关院区一检查,才发现是胸腰压缩性骨折,胸 12 椎体和腰 1 椎体都因骨质疏松 “不堪重负”。好在北关院区脊柱骨科团队迅速制定精准手术方案,为老人实施经皮椎骨成形术,通过微创方式为老人"打骨水泥"加固椎体。
与之情况相似的,还有74 岁的余大娘,在家中不慎摔倒后胸部疼痛难忍,半个月来疼痛如影随形。直到实在忍不住了才来到脊柱骨科就诊,检查显示胸12椎体已被压扁。脊柱骨科团队同样通过经皮椎骨成形术,帮助余大娘重新挺直脊梁。
这一个个真实案例都在提醒我们:骨质疏松就像潜伏在老年人身边的 “沉默刺客”,前期悄无声息,一旦爆发就是骨折剧痛。
什么是骨质疏松?
柘城中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张兴卷表示,骨质疏松就好比骨头变成了 “蜂窝煤”。正常的骨头内部像钢筋混凝土一样结实,而得了骨质疏松,骨头里的钙质不断流失,内部结构变得又薄又脆、孔隙增多 ,轻轻摔一跤,甚至打个喷嚏、弯腰捡东西,都可能引发骨折。它是一种以骨量低下、骨微结构损坏,导致骨脆性增加、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
骨质疏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年龄增长:
随着年纪变大,人体制造新骨的速度赶不上旧骨流失的速度,尤其是女性绝经后,雌激素水平下降,骨质流失更快。就像一辆开了多年的老车,零部件慢慢磨损,却得不到及时更换。
不良生活习惯:
长期抽烟、过度饮酒、喝咖啡浓茶、缺乏运动、饮食中钙摄入不足,都会加速骨质流失。比如不爱喝牛奶又很少晒太阳的人,就难以获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 来维持骨骼健康。
疾病与药物:
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糖尿病,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,也可能引发骨质疏松。
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?
疼痛:
最常见的就是腰背痛,疼痛会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,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,久站、久坐或弯腰时疼痛加剧。
身高变矮、驼背:
椎体是支撑身体的 “柱子”,骨质疏松会让椎体慢慢压缩变形,导致身高变矮,严重的还会出现驼背,影响体态和心肺功能。
容易骨折:
这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,常见于胸腰椎、髋部、手腕等部位,有时轻微外力就能引发骨折,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。
发现骨质疏松怎么办?
一旦发现骨质疏松,不要慌!首先要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。除了遵医嘱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,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至关重要:
合理饮食:
多吃富含钙的食物,如牛奶、豆制品、鱼虾等;补充维生素 D,适当晒太阳促进自身维生素 D 合成,帮助钙吸收。
适量运动:
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运动,能增强骨骼强度,改善平衡能力,降低摔倒风险。
防止摔倒:
家中卫生间铺设防滑垫,安装扶手;出行穿防滑鞋,避免在湿滑路面行走。